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 文化中国行丨风从尼山来

文化中国行丨风从尼山来

海报新闻记者 高杨 济宁报道

“有朋自远方来,文化不亦乐乎?中国”风从尼山来,犹如传来春秋时期孔子的行丨问候。

7月9日至10日,尼山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将在济宁曲阜尼山举办,文化文明对话的中国钟声即将再次敲响。

尼山,行丨这座海拔仅340米的尼山小丘,何以成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文化高地?答案藏在以下三个维度。

历史的中国厚度:从儒学源点到文明公约数

《史记》记载:孔子父母“祷于尼丘而得孔子”。2500多年前,行丨孔子在尼山诞生,尼山儒家思想发轫于此,文化播撒至世界的中国各个角落。

儒家思想与时迁移,行丨应物变化,历久弥新,“仁义礼智信”传统价值观念,构成了东方文明的底层逻辑,同中华其他优秀思想文化一道,汇聚成奔腾不息的文化长河,使中华文明延续至今从未中断,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

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智慧、贡献,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是人类进步的源泉。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最大公约数更具现实意义。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自2010年举办以来,始终坚持以专注世界不同文明对话为己任,广泛凝聚国内外儒学研究高端资源,以实际行动答好文明交流互鉴必答题,以开放姿态讲好中国故事,逐渐成为全球多元文明对话交流的重要平台。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为主题,设置了“文明的起源与未来发展”“儒家文化的世界意义和时代价值”“在全球现代化进程中成人之美”“文明视野下的家庭意义与社会发展”“人工智能发展与人类文明走向”“齐鲁文化与世界文明”六个分议题,一场世界级的文明对话即将拉开帷幕。

作为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永久举办地,尼山不仅成为世界不同文明开展对话的重要场所,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重要舞台。

不同国度、不同文明、不同文化的专家学者在“逝者如斯夫”的川流畔共同研讨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传承创新时,也让“仁者爱人”的哲思跨越时空界限,在不同文明的土壤中生根发芽,见证着多种文明、多元文化的碰撞、融合。

实践的广度:从学术殿堂到百姓日常

尼山,既是儒家文化的源点,也是感悟孔子思想最直观的地方。

近年来,济宁市重点打造了孔子研究院、孔子博物馆、尼山圣境、鲁源村等文化项目,与“孔府、孔庙、孔林”共同形成展示中华文明的新地标。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扎根儒源,十载耕耘,已成为世界聆听中华文明、促进多元互鉴的文化高地。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落地济宁,与清华、北大等16所顶尖高校共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建成开放,推出《中华礼乐文明大系》《四书解读》《世界书院研究》等集成式典著,提升儒学研究传播的国际话语权。

岁月沉淀化作济宁文化“两创”的沃土,见证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在此扎根。

鲁源村以“明礼生活方式”与千年文脉展开对话、东仲都村“长峰独峭立,落霞映龙湖”、北东野村“乡儒发源地、在野则美俗”……传统在时代脉搏中焕新,百姓不仅是文化滋养的受惠者,更成为时代华章的执笔人。

济宁以文化人,涵养政德。全国首家干部政德教育基地在此成立,“和为贵”社会治理体系化育乡梓,“八个融入”将圣贤智慧深植民心,让“郁郁乎文哉”的美好气象在孔孟大地盎然生发。

上承学术研究之精微,下接百姓生活之日常,在济宁,优秀传统文化正以更鲜活的身姿,汇入现代生活的长河。

创新的维度:用文明之光烛照现代化之路

站在全球现代化的时光坐标上,回望尼山,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儒家思想的活态传承,更是一种文明对话的方法论启示。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创立初期多聚焦学术研讨,在现代化进程中,随着媒介环境与受众需求的变化,积极引入更具创意活力的多元形态,使精深思想表达更轻盈。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期间,用社会科学方法研究人文领域问题,人工智能与人类文明走向等议题成为耀眼的学术焦点。另外,平行论坛中围绕医药文化、水文化、金融文化等的探讨,也体现了多学科交叉的鲜明特色。

当家庭伦理的讨论与算法伦理的探索并置,当齐鲁文化的研讨与全球现代化议题交织,中华文明正以“执两用中”的智慧,为人类应对全球现代化进程中的不确定性提供新的思维范式。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证明,文明的真谛不在固守边界,而在永不停歇的交流与创新。

创新文明交流“新表达”,让中国故事精彩传扬。纪录片《孔子》《武梁祠》《微山湖》,带着孔孟之乡的文明基因漂洋过海、走向世界。

世界儒学大会,中日中韩、中新中马儒学对话会,“斯文在兹”——全球文庙书院溯源之旅等文化活动,让孔子的思想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文化是济宁最独特的魅力,也是现代化建设最持久的动力。数字光影在尼山圣境勾勒出礼乐中国的轮廓,孔子博物馆内“夫子问答”引人入胜……济宁打通文化旅游与产业发展之间的转化通道,构建以“孔子”“大运河”为核心的文化旅游IP矩阵,“文化济宁、礼迎天下”成为最闪亮的城市名片,让文化的“源头活水”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劲动能”。

现在,济宁的国际“朋友圈”已经扩展到26个国家49座城市,收获的点赞越来越多,“同心圆”越画越大。

尼山之上,日益丰富的文化元素与世界表达,持续放大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世界的吸引力。文明之光引领各国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让各具特色的现代化事业汇聚成推动世界繁荣进步的时代洪流,在历史长河中滚滚向前。

智者临水思深,仁者望山怀远。源自尼山的中国智慧,必将以山高水长之势,润泽天下,远播四方。【编辑:刘阳禾】

(责任编辑:时尚)

推荐文章
  • 全国啤酒气象指数地图首发 一杯啤酒解一夏暑

    全国啤酒气象指数地图首发 一杯啤酒解一夏暑 中国天气网讯 进入小暑节气之后,全国各地也逐渐开启了高温、闷热模式。明天(7月11日)就是周五了,愉快的周末将至但各地气温依然火热。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三天,河北、山东、河南、内蒙古、新疆等地的部分地 ...[详细]
  • (抗战胜利80周年)山西阳泉:从百团大战浴血奋战到绿色富民乡村振兴

    (抗战胜利80周年)山西阳泉:从百团大战浴血奋战到绿色富民乡村振兴 中新社山西阳泉7月10日电 题:山西阳泉:从百团大战浴血奋战到绿色富民乡村振兴中新社记者 杨静海拔1160米的山西阳泉狮脑山上,百团大战纪念碑犹如一把锋利的刺刀矗立于此。主碑三面,“战绩辉煌 永垂 ...[详细]
  • 全球部长级官员齐聚上海:“这里有我思考和学习的内容”

    全球部长级官员齐聚上海:“这里有我思考和学习的内容” 从华夏文明到当代文化,从航运枢纽到大国制造,7月8日,参加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的嘉宾继续在沪参访,实地了解中国式现代化在上海生动实践,希望能为本国发展提供有益借鉴。“这里,有我思考和学习的内容”进入 ...[详细]
  • 中缅边境打洛口岸上半年出入境旅客逾106万人次

    中缅边境打洛口岸上半年出入境旅客逾106万人次 中新网云南西双版纳7月9日电 (李洋)打洛出入境边防检查站9日公布,今年上半年,中缅边境打洛口岸出入境旅客超106万人次,同比增长31.9%,其中6月份日均出入境旅客超6000人次。打洛口岸位于云南省 ...[详细]
  • 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9岁

    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9岁 中新网7月9日电 7月9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会上表示,在“十四五”期间新增布局11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现在总数达到125个,全国跨省异 ...[详细]
  • 旅游市场持续火爆 激活夏日文旅消费新活力

    旅游市场持续火爆 激活夏日文旅消费新活力 央视网消息:近日,全国多地出现高温天气,不少游客在出游的时候都选择了凉爽舒适的地方,这也激活了当地夏日文旅消费新活力。在山东日照的海边,游客们或是在海水中尽情嬉戏,或是在沙滩上悠然自在,还可以乘坐快艇 ...[详细]
  • 枸杞新品吸引“养生”青年

    枸杞新品吸引“养生”青年 中新网宁夏中宁7月9日电 题:枸杞新品吸引“养生”青年中新网记者 杨迪7月8日至9日,第八届枸杞产业博览会在宁夏中卫市中宁县举办。“90后”陈鑫鑫特地从宁夏银川市赶赴中宁县,开启枸杞新品“采购计划”。 ...[详细]
  • 广西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 助力高质量充分就业

    广西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 助力高质量充分就业 中新网南宁7月9日电 (黄艳梅 陆意浓)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9日介绍,广西多个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广西高质量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下称:《方案》),进 ...[详细]
  • 在里约聆听“金砖”畅想

    在里约聆听“金砖”畅想 中新社里约热内卢7月8日电 题:在里约聆听“金砖”畅想中新社记者 林春茵当地时间8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主要活动已经结束,多个配套论坛还在巴西各州陆续举行。连日来,进入“ ...[详细]
  • 多所“双一流”高校领导班子调整

    多所“双一流”高校领导班子调整 中新网北京7月10日电(记者 袁秀月)近一个多星期以来,多所“双一流”高校领导班子调整。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闻网7月9日消息,日前,上级决定,刘树春同志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闫晓军同志任北京航 ...[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