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从农学生到“大国农匠” 新农人杜岗的13年田间实践
中新网兴安盟7月9日电 题:从农学生到“大国农匠” 新农人杜岗的大国农匠13年田间实践
中新网记者张玮
盛夏,站在田间小道的乡村行看学生十字路口放眼望去,成片的振兴水稻、大豆、从农玉米迎风摆动,到新杜岗的年清风中夹杂着万寿菊盛开后的农人香气。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五道河子农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杜岗,田间端着一颗刚从大棚摘的实践西瓜,给田里除草的大国农匠农人们送到田埂上。
“这是乡村行看学生我从新疆考察回来后试种的西瓜,不外销,振兴专供村里的从农农民解暑。”杜岗递了一块给记者,到新杜岗的年笑着说,农人“尝尝,田间嘎嘎甜。”
1989年生人的杜岗在农村长大,从学校毕业后,他选择留在家乡,成为一名“职业农民”。
杜岗回忆,小的时候,每到芒种时节,早上天还没亮,父亲就一个人早早去田间。“我吃完早餐,迎着朝阳,春风洋溢地来到田埂边,看着绿油油的育秧苗在田间密密匝匝地长着,微风吹过,‘小脑袋’一齐摆动,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我就会为父亲的辛勤劳作感到自豪。”
谈及为何将种地作为自己的梦想,杜岗望着远方的田野说:“我后来想了想,理由只有一个——热爱黑土地。”
2012年,农学专业毕业后的杜岗成立农牧专业合作社,引进高淀粉玉米、优质旱作水稻等新品种,并运用智慧装备发展现代农业,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
十几年来,杜岗在家乡的黑土地上挥洒汗水、播种希望,合作社自有1.2万亩农作物连年丰收,粮食总产量突破1万吨,并带动周边40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同时,他通过“统一流转、统一规划、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的管理模式,带动20余户种植户发展特色种植5000亩。
杜岗介绍,如今,合作社集中发展旱作水稻、高蛋白大豆、甜菜、甜叶菊、万寿菊、糯玉米等优势产业1.7万亩,实现了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管理。
“我们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领村民稳定发展万寿菊种植产业。”杜岗以万寿菊产业为例介绍,2021年,合作社的万寿菊种植收入达到200余万元,带动100余户农户增收。
2022年,杜岗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带头实施大豆扩种计划,采用“大豆大垄密植浅埋滴灌栽培技术”种植大豆3000余亩,该技术入选中国农业农村10项重大新技术。
这一年,当地大豆亩产303.4公斤,创内蒙古旱地大豆高产纪录,并获全国大豆高产竞赛“金豆王”(春播净作)荣誉称号,杜岗获得“大国农匠”全国农民技能大赛优秀奖。
“科学种植、改进技术永远在路上,这是我们的幸福密码。”杜岗被晒得黝黑的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目前,我们正在向亩产超325公斤的目标努力。”
作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杜岗提出“关于保护东北黑土地的建议”;2025年他提出“关于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工程的建议”,建议强化良田良种良技融合,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黑土沃野是祖辈的馈赠,更是子孙后代的饭碗,我们要用科技唤醒土地潜力,让每一寸黑土地生产更多粮食。”杜岗坚定地说。
据悉,扎赉特旗现有黑土地356.73万亩,占耕地总量的52%。2024年以来,当地通过防薄、防瘦、防流失系统治理,提升黑土区耕地质量。当年,该旗大豆示范区亩产321.7公斤,水稻示范田亩产785.9公斤,均打破内蒙古单产纪录。(完)
(责任编辑:休闲)
-
中新网7月9日电(记者 李金磊 查志远)7月9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是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第一外汇 ...[详细]
-
随着全球多地气温持续走高,各类清凉小商品成为出口市场的爆款单品。近日,一款出自浙江义乌的太阳能风扇帽在海外社交媒体走红,订单激增,成为“中国制造”出海的又一爆款。这款帽子究竟有何魅力呢?一段短视频,在 ...[详细]
-
中新社台北7月8日电 台当局农业事务主管部门8日通报,截至当日17时,台风“丹娜丝”造成全台农业损失超过14亿元(新台币,下同)。其中,嘉义县损失最重,达5.8亿元。其次为台南市,损失4.6亿元。云林 ...[详细]
-
新华社北京7月9日电(记者李国利)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了解到,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已于9日6时42分受控再入大气层。飞船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少量残骸落入预定安全海域。天舟八号货 ...[详细]
-
中新网天津7月9日电 (记者 王君妍 周亚强)记者8日从天津滨海新区获悉,天津自贸试验区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改革高地与制度创新优势,依托全国首个自贸试验区公平竞争审查集中审查办公室(以下简称“ ...[详细]
-
中新社兰州7月8日电 题:海外客商中国“追风光” 兰洽会“扫货”新能源中新社记者 丁思和中国客商面对面交谈、在展馆观看中国多地新能源设备,来自也门的企业家奥特里(AL-OTHRI ALI AHMEO ...[详细]
-
中新网兰州7月8日电 (盘小美 刘正)“这里早晚温差大,很适合种植西兰花。今年我们从山东引进西兰花种苗,连片种植1000亩,并配套水肥一体化设施。”7月初,甘肃崇峰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何海峰带领工 ...[详细]
-
中新社贵阳7月8日电 (记者 张伟)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下称论坛)达成《2025贵阳共识》,发布94个贵州省绿色产业招商项目,引资总额共计829.19亿元(人民币,下同),现场签约项目7个 ...[详细]
-
中新网7月8日电 据水利部微信公众号消息,水利部和中国气象局7月8日18时联合发布橙色山洪灾害气象预警。预计,7月8日20时至7月9日20时,山西北部、浙江南部、福建东北部、四川东南部、重庆西南部、贵 ...[详细]
-
对口援疆 潮涌天山丨漳木一家亲 共绘同心圆——福建援疆漳州分指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综述
在天山北麓的木垒大地,福建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漳州分指挥部(以下简称“漳州分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援疆工作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