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马路地钉成“暗器”易绊脚伤人 残留地钉安全隐患调查

马路地钉成“暗器”易绊脚伤人 残留地钉安全隐患调查

天津的暗器赵女士近日带3岁孩子出门时,孩子险些摔伤——蹦跳前行中,马路孩子突然向前倾倒,地钉地钉调查幸亏她反应迅速,成易残留在孩子额头触地前一把抓住。绊脚

“我低头才看到,伤人路上有颗凸起的安全地钉把孩子绊了一下。”赵女士说,隐患附近地面有多颗这样的暗器地钉,不易察觉,马路对老人、地钉地钉调查小孩和骑行者尤其危险,成易残留一旦绊倒后果严重。绊脚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伤人赵女士的安全遭遇并非个例。除天津外,不少城市的主次干道及商场、小区、地铁、学校附近路面,都存在残留地钉的问题,由此引发了多起伤人事件。

这些马路“暗器”从何而来?为何没有得到及时清理?

地钉何来与隐患何在

记者调查发现,这些残留地钉主要用于固定施工围挡、广告牌、路灯杆、遮阳伞、减速带等设施。设施迁移或拆除后,部分零件未被清理干净,便形成路面上的“暗器”。它们分布广泛,主支干道、商场门口(有些是露天游乐场移除后)、停车场、小区门口(如移除彩虹门后)、学校门口,甚至盲道上都可见其踪影,极易造成行人绊倒、摔伤等安全事故。

“‘地钉’的存在与地域无关,哪里都可能出现。”短视频博主“赣州脚垫哥”是一名清理地钉的公益人士,他分析道,“问题根源在于项目迁移或拆除方未做好善后工作。比如拆除围挡时为省事,简单锤弯钉子了事,时间一长钉子凸起,隐患就形成了。”

“赣州脚垫哥”坦言,自己走上这条公益路,正是因为曾被地钉绊倒,才意识到平整路面暗藏的风险。

“地钉通常很小,只凸出地面几厘米,走路很容易忽略,稍不留神就会扎胎、绊人。”“赣州脚垫哥”说,曾有粉丝私信他,家中老母亲因摔倒头部撞到地钉,重伤不治。

一些受访者反映,残留地钉存在时间可能长达一两年甚至更久,却鲜见相关部门主动清理。即使向相关部门反映,有时得到回复称“非职责范围”;有时超过一周甚至更久无人处理;有时虽有人来清理,但方式简单——仅用铁锤将露出部分砸进地里,不久后钉子又会凸起。

公益行动与遭遇困难

安装好角磨机和砂轮片,启动机器,切割路面凸起的地钉;再用角磨机和锤子将剩余部分打磨平整、夯实……快则一两分钟,多则十几分钟,一颗地钉便被清除。

近日,记者在山东滕州一家超市门口,见到了正在清理地钉的公益人士夏天。

夏天人如其名,留着寸头,肤色呈小麦色。利用节假日和工作日下班时间,他骑上电动车,带着装满工具的军绿色帆布包上街清理地钉,这一坚持就是两年多。

为何执着于此?夏天回忆,一个雨天,他目睹一名外卖骑手因积水掩盖的地钉扎爆车胎,连人带车摔倒在地,外卖撒了一地。“当时我就想,应该有人去清理这些隐患。”

“最初是自己找,现在很多线索来自粉丝私信。”夏天边操作边对记者说。短短15分钟,5颗地钉被清理完毕。

在夏天的办公室,他向记者展示了装备:两台角磨机、几盒砂轮切割片、充电器、护目镜、锤子、扳手、卷尺、工具箱、反光安全背心和帆布包。“不少设备是本地一位五金店老板捐赠的,他说也想为清理地钉出份力。”

令夏天印象最深的是清理一所中学门口的地钉。他回忆,那里曾放置球形石墩防违停,每个石墩用一圈螺丝钉固定。石墩移走后,螺丝钉和圆形桩钉却残留下来。为消除隐患,夏天特意买了新角磨机,带着两台机器和六块电池,从早上干到下午4点才清理完毕。“很累,但很有成就感。”

然而,公益之路并非坦途。夏天的短视频账号名为“滕州拔地钉小分队(公益)”。他告诉记者,最初小队有三人,两人清理一人拍摄。后来,那两人因他人闲言碎语而退出:“有人说我们割钉子卖钱;视频评论区还出现‘盗窃公共资源’‘偷钢筋’‘违法操作’等阴阳怪气的言论。”

来自内蒙古包头的“拔钉小哥”也有类似经历。“清理初期常被误解,有人质疑我多管闲事、破坏公物;也有人担心操作会损坏路面。后来我通过短视频详细展示操作流程,科普地钉危害,才逐渐获得理解。”

多位清理地钉的公益人士表示,不少地钉存在已久,责任单位难寻。清理前他们会仔细判断周边情况,拿不准就向相关部门核实。“也有部门主动找我合作。粉丝提供的线索若太远,我会转给相关部门处理。”

清理困境与责任归属

清理地钉的责任究竟在谁?北京策略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孙宜前指出,应根据“谁设置、谁负责”“谁管理、谁兜底”原则分层界定——

施工遗留型:若地钉为某项目施工方未清理所致,根据民法典及《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施工方负有“完工后清理现场”的法定义务。即使施工方撤离,建设单位(如政府平台公司、项目业主)仍需承担监管责任,督促其限期清理;施工方失联时,建设单位应垫付清理费用再追偿。

公共设施废弃型:若地钉用于固定已废弃的公交站牌、路灯杆等市政设施,根据《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作为管理主体,需及时拆除废弃设施并清理残留物;因管理疏忽导致遗留的,可申请行政问责。

无主遗留型:若地钉年代久远、责任主体无法追溯,根据《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此类“无主隐患”应由属地政府(街道办、乡镇政府)兜底,纳入日常巡查,组织环卫或第三方清理,费用由财政保障。

“无论责任是否明确,道路上遗留的地钉最终都应由‘管理主体’负责清理——施工遗留找建设单位,公共设施找市政部门,无主隐患找属地政府。”孙宜前说。

既然有责任主体,为何一些市民仍倾向求助公益人士?记者调查发现,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不清楚可以找相关部门;二是找过相关部门,但处理速度慢甚至长期无果。

维权之难与安全提示

那么,因地钉造成的伤害或损失,赔偿责任如何认定?

北京瀛和(广州)律师事务所律师郭海炜说,受害人应首先向交管或路政部门报案,确认道路管理维护单位、公路经营企业。同时需调查了解地钉遗留单位(如涉及施工企业)、道路占用施工许可机关或市政部门(有监督施工单位完工清场、恢复原状的义务,未清理地钉的可责令其清理或处罚),确定侵权责任人后,依据民法典进行索赔。

“但实践中维权成功很难。”郭海炜坦言,主要难点在于确定侵权人过程复杂,且责任主体可能涉及施工单位、管理维护单位、行政机关等多方,甚至涉及受害人自身原因。普通市民难以找到明确侵权人,需要向交通、路政、前置许可机关等多方调查。若无法确定具体清理义务人,公路管理维护单位、经营企业、管理机构、交通主管行政部门等可能需按比例承担赔偿责任,特别是在市民已多次向相关单位反馈地钉隐患亟须清理的情况下。

对于市民自发清理的行为,孙宜前提醒,市民义务清除地钉属于“自愿协助公共事务”,但需遵守安全规范与公共秩序——

工具安全:使用角磨机等电动工具需注意用电安全。在公共区域(如人行道、非机动车道)作业,可能涉及临时用电许可。根据电力法及消防法,个人在公共区域使用大功率工具建议向属地街道或消防部门报备,防范火灾或触电。

设施保护:清除时若破坏路面(如沥青、地砖),可能违反《城市道路管理条例》第27条(禁止擅自占用或挖掘)。应尽量减少损伤,若造成破坏,可能需承担修复赔偿责任(费用由市政部门核定)。

区域许可:小区、商场等封闭区域的地钉清理需物业公司或业委会同意;市政道路上的,建议先联系街道城管或市政养护单位,由其指导或协助清理,避免纠纷。

“义务清除无需专门证书,但必须确保安全、不破坏公共设施,并尽量提前与管理部门沟通。”孙宜前说。(法治日报 记者 张守坤)【编辑:李岩】

(责任编辑:综合)

推荐文章
  • 人民网评:压实防汛“最后一公里”,守护人民安康

    人民网评:压实防汛“最后一公里”,守护人民安康 汛情就是大考。近期,从贵州盘州市羊场乡8分钟闪电转移受胁群众,到云南泸水市鲁掌镇三河村成功转移避险219户789名群众……这些与时间赛跑的救援故事,不仅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诠释,更是责任链条 ...[详细]
  • 寓教于乐筑防线 北京市青少年暑期禁毒夏令营启幕

    寓教于乐筑防线 北京市青少年暑期禁毒夏令营启幕 中新网北京7月8日电(记者 吕少威)为深化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北京市禁毒委员会办公室8日会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西城区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禁毒工作专项组,在北京市林则徐禁毒教育基地启动 ...[详细]
  • 湖北后河保护区首次记录金裳凤蝶羽化过程

    湖北后河保护区首次记录金裳凤蝶羽化过程 中新网宜昌7月9日电 (董晓斌 刘宗璇)记者9日从湖北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科研所工作人员经过连续一个多月的夜间观测,成功记录下金裳凤蝶从破茧到展翅的完整羽化过程,首次完整记录了这一珍 ...[详细]
  • 《时间简史》数智特展亮相长沙 打造暑期亲子科普新地标

    《时间简史》数智特展亮相长沙 打造暑期亲子科普新地标 中新网长沙7月8日电(唐小晴 龚倩)由中南国际会展与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联合打造的《时间简史》数智特展全球首展8日在长沙大悦城正式启幕。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的《时间简史》是全球科普领域的里程碑之作,1988 ...[详细]
  • 房地产代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头部企业加速落子

    房地产代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头部企业加速落子 证券日报记者 陈 潇在房地产行业迈向新发展模式的关键阶段,代建业务作为轻资产转型的重要抓手,正快速成为房企的战略新方向。7月8日,中指研究院发布《2025上半年中国房地产代建企业排行榜》。该榜单数据显 ...[详细]
  • 千年丝路瑰宝沪上绽放:宁夏固原文物展讲述文明交融故事

    千年丝路瑰宝沪上绽放:宁夏固原文物展讲述文明交融故事 中新社上海7月8日电 (记者 于晶)“华彩六盘:宁夏固原文物精品展”8日在上海博物馆东馆举行,本次展览展出了323件西周至隋唐时期的珍贵文物,其中包括61件国家一级文物,以及25件彭阳姚河塬西周遗址的 ...[详细]
  • 特朗普关税政策再成焦点,现货黄金跌逾1%,前路何方?

    特朗普关税政策再成焦点,现货黄金跌逾1%,前路何方? 澎湃新闻记者 孙铭蔚特朗普关税冲击卷土重来,黄金价格走势持续疲软。继周一盘中大幅震荡后,7月8日,现货黄金再度大幅调整,盘中一度跌破3300美元/盎司,收盘跌逾1%。COMEX黄金收盘报3311美元/ ...[详细]
  • 理性看待“本升专”

    理性看待“本升专” 理性看待“本升专”(有事说事)本科生走进高职课堂,听起来像段子,却真实发生在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招生名单里。2025年,该校三个专业——动车组检修技术、高速铁路综合维修技术、铁道交通运营管理——明确 ...[详细]
  • (粤港澳大湾区)十五运会两项跨境赛事将实现“无感通关”

    (粤港澳大湾区)十五运会两项跨境赛事将实现“无感通关” 中新社广州7月8日电 (程景伟 张砾乐)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港澳工作协调部副部长、广东省委港澳办副主任张志华8日在广州称,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深港马拉松赛等十五运会两项跨境赛事,将实现“无感通关”。在十 ...[详细]
  • 浙江调整防台风应急响应为Ⅳ级

    浙江调整防台风应急响应为Ⅳ级 中新网7月9日电 据“浙江应急管理”微信公众号消息,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7月9日11时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境内,已减弱为热带低压,对浙江省影响减弱,全省汛情平稳。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9日7时解除风暴 ...[详细]
热点阅读